
ARENA OF VALOR
BRANDING & UI 3.0 UPDATE
今年上半年,
我们刷新了传说对决的品牌形象和视觉设计,
这对我们意义重大,也是新设计理念的一次整体实践。
做一个成功的游戏,成为话题之作风靡一时,既是我们这些游戏从业者的夙愿,也是一种莫大的荣幸。作为腾讯游戏出海的先锋,Arena of Valor 数年来锐意进取,默默耕耘,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一些成绩。尤其在东南亚地区,几乎达到了家喻户晓的程度,称之为当地的国民游戏并不为过。
这些成就既源于玩家的认可,也基于整个团队长期的努力与坚持。我们深知一切来之不易,也对未来满怀期待与敬畏。它并不仅限于玩家的殷殷期许,也根植于我们生命中那些关于游戏的美好片段。
我们这代人的内心或许都藏着一个孩子,紧握手柄,指尖律动,双眼充盈着光彩,沉醉在某个瑰丽神奇的游戏世界中。这或许就是我们加入游戏行业的初衷,也是我们坚守至今的理由。
作为开发团队成员,我们既是造梦者,也同样是追梦者。Arena of Valor 不会满足于商业维度的成功,我们希望尽自己的努力,创造出一个令人惊叹、乐于探索的奇异世界,带给玩家更长久、更真切的美好体验,也足以让参与其中的每个团队成员引以为豪。
三个问题
这样的愿景很美好,但必须先解决当前面临的各种问题,才能继续前行,让游戏的品质达到我们理想的状态。
首先,在运营三年以后,不但部分玩家不可避免地进入心理倦怠期,游戏的品牌形象也渐渐露出了疲态。市场上的新作层出不穷,在诸多新游戏的映衬下,我们的整体印象,无论是品牌、视觉,还是交互体验都显得有些陈旧、滞重,缺乏新鲜感。


如果说游戏的运营周期自有其规律,定期刷新品牌也是长线运营的常规策略,那相比之下,我们的第二个问题则更严重,那就是品牌的分裂。
受到各地区条件的制约,Arena of Valor 在全球不同地区服务器上线时间各不相同,加上当地市场环境、文化习俗、审美偏好的具体考量,导致我们未能在所有地区坚持统一的品牌策略,最后形成了这样的现状:

不但游戏名称不尽相同,连 logo 的设计风格也是五花八门,各自为战。猛然看去,甚至认不出这是同一款游戏。
如果各区域独立运营,完全不需要联动,那这个问题或者还能容忍。但 Arena of Valor 却是一款强调对抗的 MOBA 游戏,在这个定位的指导下,已经连续举办了好几届成功的国际赛事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品牌分裂造成的各种问题就很难回避了,不但给各地区玩家造成了不必要的认知困扰,也增加了很多不必要的宣传成本,这同样是迫切需要解决的大问题。
最后,从 2017 年开始,我们就开始尝试把孤立、纷乱的英雄设定串联起来,补充线索,勾勒框架,归纳出角色对应的阵营与势力,以期构建出一个逻辑合理、架构庞大并且具备一定深度的整体世界观,我们把这个充满竞争性的世界命名为埃森诺。

但若想把世界观有效地推送给玩家,目前游戏内能承载的落点却又太少了,基本上只有英雄信息页面的背景故事而已。我们不但需要更多的落点和入口,也要把世界观融入游戏的各个方面,与游戏玩法自然而又深度地结合在一起,所谓润物无声,才能引导玩家,又不打扰玩家。
解决思路
在梳理过现状以后,我们发现问题众多,且涉及面广泛,运营,品牌,还有世界观,如乱麻千缕,难以措手。有没有一种方案,可以全方位地覆盖这些问题,又能加以改善呢?
01.
改变合作模式,
全局思维,全方位联动。
仔细分析一下,就能找到症结所在。之所以出现这么多状况,大部分是因为我们缺乏全局的思维方式和整体的统筹规划。
在工作流程上,前期的 UI 团队和后期的品牌团队没有形成足够紧密的合作模式。在我们现在的流程当中,品牌团队往往是中后期才介入,不管是因为市场环境变化,还是出于运营策略的考量,营销阶段与开发阶段的定位很容易产生错位和脱节,这就导致游戏内与游戏外的调性难以统一,往往表现为游戏内的视觉印象要滞后一些。
在各区域的品牌策略上,我们也缺乏严密的把控体系。每个地区当然都会有一些当地市场的特殊考量,但我们应该谨慎衡量,支持更灵活的运营策略,而不是随意调整我们的品牌形象。

相反的案例,为了更好地树立品牌,英雄联盟甚至在比赛中明确规定解说必须使用全称 League of Legends 或英雄联盟,避免使用 LOL 或撸啊撸这样的简称。
所以当我们决定重新塑造品牌形象时,就确定了未来的方向,那就是:打通各个环节,树立统一的品牌调性,建立一套完善的设计语言,足以覆盖到大多数的应用场景和地区。
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,无论在哪个地区,无论置身于哪种情境,我们的品牌终端形象都应该做到鲜明,有力,玩家能够快速辨认,激发认同。
而统一设计逻辑的另一个优势在于,我们的设计师再也不必各起炉灶,每个需求都得每个人从零开始去构思自己手头的工作。只要渡过前期概念推导的阶段,后续的设计都可以从一个相同的基点启动,游戏的整体包装无疑会变得更高效,调性也更加统一。
当然,统一思路必然对多方合作有更高的要求,不但 UI 设计师与视觉设计师之间必须频繁沟通,保持同步,世界观策划和概念美术师也被我们陆续卷入。因为我们不但要求设计逻辑统一,也需要寻求世界观与对应美术资源的支撑,让设计具备更强的说服力。
就这样,一个合作无间的小团队就成立了。这是我们在设计思路与协作流程上所做的优化。
02.
寻找核心元素,
塑造强有力的品牌记忆点。
视觉设计的细分领域中,UI 偏重用户体验,品牌倾向传播效果。如果把两者结合在一起,则 UI 也需要兼顾品牌,因为游戏内与游戏外的视觉印象保持一致,其实也是用户良好体验的一种。而对于品牌侧的设计师来讲,传播效果更必须兼顾品牌形象的塑造与强化。
这句话里面包含两层意思。
首先,好的传播效果离不开简洁有力的图形及其背后的创意和概念,不但要抓人眼球,也要容易理解和记忆。
其次,传播效果的累积需要一个长期稳定的品牌记忆点。虽然宣传的主题总是在变,但品牌记忆点,或者是品牌的辨识元素却不能随意变动,否则即使每次都有不错的设计,但难以形成合力。必须有一个反复出现的设计主题去体现品牌想要传达的核心理念,才能在用户脑海中留下稳固的品牌形象。
那 Arena of Valor 需要一个怎样的设计主题呢?色彩,线条,质感,纹路,符号,字体,排版方式,这些都是可行的思路,并且都有成功的案例可以借鉴。考虑到我们的具体情况,它不但要简洁有力,还要有足够强的独特性与辨识度,同时还能兼顾到全球各地的不同文化和语言。
游戏市场中的品牌是如此浩繁,要做到独一无二并不容易,所以这必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,而我们则希望它的核心元素是简单而独特的。这种独特性的塑造,既离不开游戏定位、玩法和世界观的提炼与结合,也要反过来贯彻到用户体验的各个环节中去,血脉相连,形神合一。
具体到 Arena of Valor,玩家熟悉的是我们的玩法,我们的英雄,而我们的品牌形象还比较弱,缺乏一个鲜明的主张,世界观也是零碎而割裂的,线索和框架都还没有理清楚。在这样的背景下,如何提炼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核心符号?这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03.
设计风格定位:
扁平化设计与体验轻量化。
显然扁平化设计早就不是什么时髦话题了,但我们对它的理解并不局限于视觉风格的变化,而是基于游戏定位的持续调整——其核心就是 MOBA 游戏体验的轻量化,以降低玩家的接受门槛和游戏负担。
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缩短每局游戏的时长,但 MOBA 游戏的体验始终都是硬核向的,随着游戏经验的累积,激烈的对抗与高强度操作就越来越频繁。虽然这正是 MOBA 游戏魅力的体现,但对于新手玩家来讲,未免会觉得太强了,也太难了。
所以这次同步进行的 UI 改版,除了应用新的设计语言,使游戏内外的视觉体验更趋统一之外,我们还打算通过对质感、层次的优化调整,减少装饰性元素的堆砌,强调简洁明快的动态表现,尽量弱化硬核、重度的视觉印象,从而让玩家更专注于游戏信息的反馈与互动,达到流畅而愉悦的游戏体验。
我们衷心希望新的设计能够带给玩家新的印象:在 Arena of Valor 中,所有人都能更轻松、更愉快地体验到 MOBA 游戏的魅力和乐趣。
04.
一切为了玩家:
游戏文化的塑造与传承
从 Arena of Valor 2017 年 10 月在台湾地区首发上线,到陆续覆盖全球,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。无数玩家在游戏中倾注热爱,和他们的战友一起,投入了大量的时间、精力和资金,形成了非常强的情感羁绊。
而这次视觉更新很可能是 Arena of Valor 史上最大的改版,覆盖的范围非常广,我们的期望也非常高,而且也深知改变越大,可能玩家接受的阻力也会越多,但我们还是应该全力争取玩家的理解和支持。
出于这个考虑,一方面,我们也计划在设计中尽量继承那些玩家喜爱的元素。而另一方面,对于那些全新的元素和概念,我们也希望能清晰地阐述它和已知事物之间的关联。
我们希望玩家能真切地体会到,这次改版并非颠覆,而是 Arena of Valor 的传承和进化,一切都是为了让玩家有更好的体验。
执行过程、细节与结果
01.
LOGO 与核心符号
考虑到 Arena of Valor 的现状,要覆盖广泛的地区,众多不同的语种,我们一早就确定下来:提炼出一个独特的视觉符号,作为 Arena of Valor 的核心识别元素。无论在哪个地区,配合哪种语言,只要看到这个统一的符号就能识别,这就是 Arena of Valor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