介入项目组比较晚,对于捉妖的整体设定,了解得既不够深入,也不够全面。所幸这几天和狗哥频繁沟通,看了很多资料,受益良多。
我们前期已经做了很多很棒的有意思的工作,但目前世界观的顶层架构还不够完整,尚需进一步完善。倘若打算建立一个理想的视觉体系,那必然要基于一个逻辑自洽的世界观,形成一套与之契合的鲜明而完整的设计语言,才能做到更强的辨识度与感染力。
然而游戏上线公测都接近一个月了,很多工作已经刻不容缓,所以基于自己粗浅的理解,先把一些想法整理出来。不管方向是否准确,细节是否吻合,只要能引发讨论,激发出更多的创意,不断修正,尽快确认捉妖独有的美学定位和视觉设计语言。
文化背景考察
毋庸讳言,捉妖对 Pokemon Go 的玩法和世界观都借鉴了很多元素,但从妖灵的构成来说,这是一款更加中国本地化的游戏。
田尻智曾经讲过他为什么要做 Pokemon,在他小时候,小朋友们在夏天闪着露珠的森林里抓虫子,互相炫耀,比赛,他想把那种单纯的童年快乐找回来,这是他的初心。
“万物有灵”讲的到底是什么?
万物有灵既来源于远古人类的原始宗教的雏形“泛灵论”,全世界各地都曾经历过“泛灵论”与多神教的阶段,在中国,“泛灵论”逐渐发展成为道教这样的本土宗教。
齐田氏祖于庭,食客千人。中坐有献鱼雁者,田氏视之,乃叹曰:“天之于民厚矣!殖五谷,生鱼鸟,以为之用。众客和之如响。
鲍氏之子年十二,预于次,进曰:“不如君言。天地万物与我并生,类也。类无贵贱,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,迭相食;非相为而生之。人取可食者而食之,岂天本为人生之?且蚊蚋替肤,虎狼食肉,非天本为蚊蚋生人、虎狼生肉者哉?”
列子 · 说符
庄子的齐物论。
中国人的鬼神崇拜传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