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御灵师的三大联盟还没有一个准确的定义和区分,三者玩法上的优势、劣势以及视觉特征这些影响玩家选择的因素都是一片空白。想必大部分人都跟我差不多,看着哪个图标顺眼就选哪个了,反正没什么区别。
但这个设定既然存在,它的残缺就难免叫人注意到,就好像游乐场里的一个烂尾工程,时不时地提醒一下玩家,这游戏好像还是个半成品呀!
三大联盟的优先级在我们团队内部并不算高,在内部会议中也很少提及,大家最在乎的还是世界观顶层架构。但我觉得,在我们这样的国度,对天地鬼神的信仰早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里,刻写在我们的基因里,玩家接受妖灵的概念并没有什么难度。我们本不需要生造出一个妖灵如何诞生的起源故事,只要解释清楚御灵师是怎么回事就行了。而御灵师的历史,以及御灵师与妖灵的关系,若要溯其本源,关键可能正是这个貌似颇为鸡肋的三大联盟。
这个架构搭起来,其影响应该会非常广泛,不但直接影响到后续玩法的分化,连视觉体系的建立与延展,以及世界观的完善都和它息息相关。所有这些问题都可能依赖这个设定作为纽带,从而产生紧密的关联,形成一个完整的捉妖体系。
最近我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,并形成了一些假想的初步雏形,可能尚有不周之处,但个人以为是经得起一定程度的推敲的。
物以类聚,人以群分
首先,请看一张阵营划分图,下方的小字是该阵营的一些典型行为特征:

这张图据说是古代妖灵流传下来的,根据古代人类对妖灵的态度,划分出了九个不同的类型,足以囊括当时看待妖灵的各种心态。
必须强调,妖灵的视角与人迥然而异。比如左下方的守序邪恶者,对妖灵来说,这种人非常危险,是需要躲避、防备、仇恨甚至报复的对象。然而在人类社会,他可能是一位尽忠职守、保土安民的优秀治安官,是绝对正面的人物,请各位御灵师不要因为邪恶的头衔就对这位古代同胞产生任何偏见。
知道这个前提,即便这里面有些荒唐之处我们也能理解了,所以再来阐述一下妖灵眼里的善恶中立都是什么标准:
- 善良,即对妖灵抱有主观善意,在一般状况下绝对不会主动伤害妖灵。当然,善意的立场并不能保证善意的结果,比如表中的混乱善良者,他们对妖灵的喜爱毫无疑问,但这种喜爱令妖灵失去了自由,沦为被豢养的宠物,反而变成一种伤害。
- 中立,对妖灵没有明显的善意或者恶意,对妖灵来说,只要不主动招惹,就是安全的存在。但凡事无绝对,谁能想到一些妖灵被当成山珍海味摆上饭桌,只因为人间存在大量看似无害的吃货群体?虽然在这些吃货眼里,大部分肉类都是可食用的,并没有什么不同,非常中立。
- 邪恶,即对妖灵抱有主观恶意,不管出于何种动机,一旦被这些人发现,妖灵就会面临被驱赶、抓捕、虐待甚至杀害的危险。人类世界太危险,全都是因为这些反派太凶残。
具体到每一种细分类型,我们不妨分析一下有何特征:
一。守序善良
这类人群对妖灵抱有绝对善意,对于人和妖灵的身份差异毫无芥蒂,可以轻易跨越人与妖的分界线。
其中有一些极端叛逆者,连普通人对妖灵的戒心都受到了他们的嘲讽,他们说那些都是陈腐可笑的世俗偏见,他们说妖的灵性更胜于人。所以自然而然地,这些性格特征得到了妖灵的广泛认可与推崇。
从古到今,这样的人类并不少见,历代志怪作品中所在多有,蒲松龄笔下诸多故事便是明证。2018 年上映的追光动画电影《白蛇·缘起》,男主角甚至可以为了爱情放弃生而为人的身份,化身为妖,御灵师们都为之灵魂颤抖,自愧不如。

不过诸位少年,听贫道一言,所谓万物有灵,各守其道。妖虽自有灵性,若是沉溺其中,不可自拔,实有悖于物理,恐将伤及慧根。
二。中立善良
这些人对妖灵的存在保持着非常强烈的兴趣,对妖灵这个物种也充满好感,三天两头就出没于妖灵的活动圈子里,打听消息,研究谱系。虽然如此,但他们并不会因此放弃人类的自觉,与妖灵相处,也会尊重彼此习性的差异,从而形成良好的默契,作为御灵师根骨奇佳,可谓是天选之人。

历朝历代,这些御灵师们为我们留下了浩如烟海的研究记录,从上古的山海经,到魏晋的搜神记,述异记,再到唐宋的酉阳杂俎、太平广记,一直到清代的聊斋志异等等,卷帙繁多,不可胜记。没有这些御灵大师留下的记载,当代御灵师的潮流是无法复兴的。
不信你听,那拂过耳鬓的飘风中还隐隐回荡着谁的呼声:Make Yulingshi Great Again!
三。混乱善良
这些人对妖灵的好感也是由衷而发,不同的是,他们对与妖灵如何相处一无所知,或者干脆说和人相处也是一塌糊涂。他们就像狂热的爱慕者,性格冲动,思想扭曲,一旦被他们盯上就纠缠不止,满脑子都是占有欲,却全然不知,也无心顾及对方的感受,最终造成了各种各样的悲剧。
在接触之初,年幼无知的妖灵会感激于这些人的热情友善,与之交往。但年长而智慧的妖灵会告诫他们:离这些人越远越好,他们就像是包着糖衣的毒饵,入口甜美,后患无穷。
四。守序中立
大多数人类的样子,本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原则苟且度日,遇事也只能仰仗官府或者别的权威,对于妖灵的态度亦是如此。对于这样的人类,大部分妖灵倒也乐得各守本分,老死不相往来。
不过说白了,妖灵也懂得,就算是这样的平庸之辈,鸡毛蒜皮的事情都能忍则忍,只不过一旦被逼得走投无路,也保不齐奋力一搏鱼死网破。
相安无事才是最好的。
五。绝对中立
这种人若非愤世嫉俗之徒,便是修仙求道之士。
不同者,愤世者失望于人世,深觉衣冠禽兽之险恶,更甚于鬼怪妖魔。人也好,妖也好,离我远一点才最好。
而在红尘之外、白云之上的修仙者看来,人也好,妖也好,尔等百年之后,尽归尘土,与蝼蚁何异?哪还有什么高下之分,可笑可笑。
顺便说一下,普通妖灵也是有寿命的,要修成正果之后才能与天地同寿。比如御灵大师蒲松龄记载的故事:
六。混乱中立
这些人表面上对妖灵没有什么偏见,每天念叨着存在即合理,偶尔还会参加一些保护传统文化和濒危妖灵的公益活动呢。
然而消费的时候却也没什么忌讳,该买什么买什么,该吃什么吃什么。你看中心城门口那两个胖子,十有八九饭局刚散场,一抹油嘴唠上了:
“你别说,这贪狼红烧跟狗肉倒有几分相似,味道真的棒!”
在人类看来,这也就是个普通吃货。即便是妖灵碰见他也没什么危险,但擦肩而过的瞬间,为什么心里就偏偏有些不爽呢?
七。守序邪恶
这些人,很可怕。
破庙荒村碰不到他们,但只要富庶繁华的城镇里传出妖灵作祟的消息,他们不知怎地就闻风而至了。这些人明显都是专业术士,嗅觉灵敏,身手矫健,随身还携带着各种灵器秘宝,普通妖灵根本没有还手之力。

这些人大多站在人类安全的立场上考虑问题,充满了除魔卫道的正义感,自然不会对妖灵有什么怜悯。凡是被他们盯上的,大概就只能自求多福,运气好还能保命逃走,运气不好的,嘿嘿,不管是多少年的修行,都完了。
不过只要远离城市,他们倒也不会赶尽杀绝。可怕的是,现在人类的城市越来越大,以前的山林原野都变成闹市区了,妖灵也很无奈呀。
八。中立邪恶
这些人对妖灵倒没有什么太深的偏见。
怎么说呢?他并不像前面一帮人,凡有妖灵抛头露面,兴风作浪,就恨不得马上赶到现场,先诛除之而后快。有时候碰见这种人,他都是急急忙忙的,好像压根没看见你,就那么走了。
然则这样就误将他们认作好人,那就大错特错了。实际上,他们可能远比前者更可怕,更可恨,因为他们是一群逐利的商人。
道门术士,只要你匿迹藏形,低调行事,他们就不会找你的麻烦。而这些商人呢?一旦发现哪种妖灵能卖出好价钱,不管你躲在什么深山老林里,他们都能掘地三尺把你找出来。而当你觉得他像个好人的时候,那只是因为他还没想好怎么营销你。
九。混乱邪恶
这种人不必提了,不光人见人怕,妖见妖烦,就算是大罗金仙见了也头大,完全就是些丧心病狂的疯子。
排除法:为何他们不能成为御灵师?
《一起来捉妖》是一款御灵师收集、养成妖灵的游戏,妖灵作为游戏的核心元素,如何建立御灵师的身份认同,与妖灵的情感连接非常关键。那么,上面这个九宫格内,哪几种心态类型值得我们采用呢?
首先,我们要排除中立立场的三种类型。这三种人对于妖灵的存在很漠然,也缺乏兴趣,也就是说他们不太可能成为我们的玩家。
其次,要排除混乱状态的三种类型,这三种类型都有明显的人格缺陷,不符合我们对御灵师的期望。比如其中的混乱邪恶者,在传奇类型的游戏里,百分百会成为一个红名玩家。
再次,虽然我们知道守序善良者很受妖灵的青睐,但我们还是要强调,这不是一种值得提倡的行为。御灵师热爱妖灵,但更要自爱,切勿轻易跨过理性的边界,踏入亦妖亦人的混沌境界。
用大白话说,你首先要确认自己是个人,以人的身份去和妖灵打交道,这是基本原则。而妖灵眼中的守序善良者,他们的勇气和牺牲虽然可歌可泣,值得同情,但他们模糊了自己的认同,所谓的守序,守的是妖灵的秩序。这是御灵师三大联盟都不允许越过的禁区。
最后的抉择
通过排除法,我们将九宫格的六个格子剔除了,现在剩下三种类型,我们来分析为什么他们可以成为御灵师。
守序善良是我们最认同的御灵师类型,他热爱妖灵,喜欢研究妖灵的习性和谱系,对于妖灵的渊源与掌故耳熟能详,基本符合现在我们对御灵师的所有想象。 我们把古代众多志怪文学的创作者往这个模版上套,也可以大大丰富玩家对御灵师这个职业的认识。
不过这样的御灵师形象也是有局限的,即便我们把志怪文学的成分再夸大一点,注入水分,加上地理学(研究妖灵的地域分布)、生物学(研究妖灵的生活习性)、历史学(研究妖灵的进化迁徙)等等各种学术分支,也仍然局限在一个学者的设定上。如果御灵师只是一个学者,妖灵的收集和成长,风物志的妖灵谱系等内容,那是非常契合的,但游戏中的战斗、交易的部分就很难得到合理的解释。
所以当我们把目光投向剩下的两种类型,守序邪恶与中立邪恶,不管是谁都会灵光一闪,哇,这不就是我们要补充的部分吗?
通过前文的描述我们基本上可以判断,守序邪恶的原型是道士,他们在古代社会的职责是驱邪祛魅,降妖伏魔,原本是妖灵的敌人。而中立邪恶的原型是商人,当他们发现妖灵也属于奇货可居的商品时,便开始铤而走险,干起了抓捕、贩卖妖灵的勾当,这也是妖灵最仇视的事情。
这里插播一条公共频道发来的消息,这位御灵师来自深圳湾附近,他说:“我每天都在集会所摆摊赚钱,各种妖灵宝宝都有卖,我想问一句,我们干的跟这些中立邪恶的商人有啥不一样?”
呃,我们暂且不要理会他。
三大联盟的诞生
回到正题,在三大联盟出现之前,古代妖灵的生态远比现代活跃,与妖灵打交道的机会自然也不比现在少,不管这些人是不是自称御灵师,但他们的生活、工作都围绕着妖灵运转。倘若我们追本溯源,无论是学者、道士还是商人,这些人无疑都是御灵师的先驱。
然而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,社会的文明程度也越来越高,越来越多的人类开始反思,粗暴地驱逐、捕杀妖灵是不是正确的处理方式?难道人类和妖灵就没有和谐共处的可能?贩卖妖灵,将妖灵训练成暗杀、巫蛊诅咒的工具更受到了民众的一致谴责。在越来越强大的社会压力下,围绕妖灵的行业圈开始痛苦的反思与转型。
这时有一批学者站出来呼吁,放弃非法捕捉,反对虐待和杀戮。他们建议,规范相关流程,建立商业联盟,将妖灵的训练和战斗纳入竞技体育的范围,这将带来巨大的商业收益和可持续发展的妖灵生态。
这些倡议引发了巨大的社会反响,虽然还有部分民众认为,这仍然是对妖灵的变相剥削与奴役。但大部分人还是表达了正面的支持态度,认为这是社会文明进步的积极体现。大家对于未来的妖灵竞技联盟充满了期待,各种各样的假想和建议都在媒体报纸上发表出来,相应地,众多大大小小的妖灵竞技组织如雨后春笋,应运而生。
经过各种曲折而漫长的发展历程,在激烈的竞争压力下,有的组织解散了,有的组织合并了。为了互相抗衡,组织的规模越来越大,而那些弱小的组织要么被吞并,要么被淘汰出局,最终形成了现在三大联盟鼎足共存的局面。
他们联合制定了每个御灵师都要遵守的基本规则,据我们查阅到的资料,这些繁琐的条文可以简化为以下几条:
- 普通人需要学习才能掌握捕捉、训练妖灵的专业技能,通过考试才能成为联盟认证的御灵师。
- 御灵师不可以伤害正常状态下的妖灵,如果妖灵在捕捉过程中抗拒,必须立即停止捕捉,任其回归自然(解释为何妖灵逃走);
- 联盟及所属御灵师有义务驯服暴走状态下的妖灵,避免造成社会危害(解释妖灵团战的产生);
- 御灵师对捕捉的妖灵有饲育、训练的义务,不可轻易放弃,对于不能达成灵之契约的妖灵,必须第一时间放归自然(解释妖灵的放归);
- 御灵师可以交换妖灵,但为了妖灵的心理健康,一只妖灵一生仅可以被交换一次(解释妖灵的交易);
- 御灵师必须约束自己饲育的妖灵,禁止用妖灵恐吓、攻击以及伤害其他人、妖灵或其他目标;
- 妖灵挑战必须同时取得双方御灵师的同意,并且需要双方之外的第三位御灵师在场裁判;
- 妖灵挑战必须保障妖灵的生命安全,若一方主动认输,或其中一只妖灵失去战斗力,则战斗必须立即中止;
- 因年龄或伤病而丧失战斗能力的妖灵,联盟与御灵师仍有饲育的义务,直至其自然死亡。
现在我们可以回答那位摆摊贩卖的御灵师的问题了:现代御灵师已经达成了文明捉妖的共识,妖灵的生存和训练都得到了极大限度的保障。而古代商人在贩卖妖灵的时候无所顾忌,他们就像原始积累阶段的资本家,野蛮,肮脏,每双手都沾满了无辜妖灵的血。
三大联盟在游戏玩法上的拓展
三大联盟的组织形式有很多相同之处,彼此之间也开放、共享了很多资源,但核心理念却有一些细微的差别。
并且,因为各自专注的领域不同,虽然大部分的妖灵数据都是共享的,但某些极为稀有的妖灵如何捕捉,却可能被其中某个联盟作为机密而保护起来。也就是说,如果你喜欢某只稀有的妖灵,那就只能加入对应的御灵师联盟,否则就只能寄希望于交换了。(这个玩法可参考 Pokemon 的双版本发行传统,可以促进玩家对交换这一核心玩法的重视,这种机制也可以促进玩家小群体之间如何分配所属联盟,便于交换资源。)
一。学者联盟
以学者为核心成员的御灵师联盟,我们姑且简称为学者联盟,他们在妖灵的历史考证、谱系建立、习性研究上具有非常突出的优势。
举个例子,我们收集到一定数量的妖灵符印之后,就可以在风物志上激活一只对应的妖灵,但因为在这方面有研究优势,学者联盟的御灵师用更少的符印就能激活了。好处很明显,风物志开图更快了。
从用户画像上考虑,这个联盟对于那些 PVE 玩家特别友好,这些玩家偏向于收集自己喜欢的角色,体验剧情故事。
二。道士联盟
严格地说,以驱邪祛魅为业的道士在现代社会中已经不存在了,就像往昔的武士阶层一样,化作了时代的眼泪,流逝在历史的长河中,杳无踪迹。
但他们的技艺却至今流传。从流派纷纭的剑道中,我们还能窥见沙场武士的英姿,而现代御灵师训练妖灵的精湛技艺,也足以令我们对那些神通广大的道门术士悠然神往。
这是一个以古代道士及其传人为核心成员的御灵师联盟,因为与妖灵战斗的传统,他们在妖灵的捕捉手法、战斗力提高上有非常突出的优势。
一直以来,妖灵们对道士都心怀敌意,一旦投球不中,引起它们的警觉,它们逃走的几率远比面对学者时要高。对于道士联盟的御灵师来讲,捉妖需要提高精准甚至完美的概率,速战速决。
出于同样的传统,因为道士的战斗优势,他们的训练方式有独到之处,甚至可以说是特别地严厉,以至于经常受到妖灵权益保护组织的抨击,但道士联盟的御灵师训练出来的妖灵往往战斗力更强,这也是公认的事实。表现在玩法上,道士训练的妖灵在觉醒时有概率随机提升一个能力值。
用户画像上,这个联盟特别适合那些爱好 PVP 的玩家,毕竟游戏对他们的大部分意义就是战胜对手,变得更强。
三。商人联盟
我们对于工作室的态度非常明确,那就是绝!对!不!行!否则整个游戏的货币生态都将不断膨胀,进而影响到整个游戏的健康运营。
工作室就像四处迁徙的蝗虫一样,一个游戏火了,他们蜂拥而至,嗡嗡嘤嘤,驱之不去,等到某天他们突然一哄而散,那说明这个游戏已经死了。游戏环境到底怎么样,其他玩家怎么想,他们是毫不介意的。他们就像是吸血的蚊蝇,永远在寻找下一个合适的寄生吸食的目标。
但交换或者交易作为捉妖的一个核心玩法,有必要给予一些玩法上的倾斜。而商人联盟在这方面具备一定的天赋优势,他们不像道士那样可以提升妖灵的上限,也不像学者一样可以快速开图,然而他们在交易妖灵时有一定概率得到额外的收益。
对于那些不想大量氪金的平民玩家来说,这是非常友好的设定。
三大联盟在视觉上的联系与分化
根据游戏的特点,我们建议把捉妖的视觉体系设计为一个二元结构,即表世界与里世界。
从游戏的实际体验来说,表世界相当于游戏的普通状态,玩家感受到的是当下的现实世界,绿色健康,轻松明快,这也是我们对外宣传的主流包装方向,是大众与轻度玩家所能感知的视觉印象。
而里世界相当于游戏的神行状态,这个世界处于现实世界与妖灵世界的罅隙之间,极不稳定,即便是御灵师也无法长时间呆在这里。这个世界神秘妖异,呈现出一种绚丽多变的视觉印象,甚至透露出一丝鬼魅不安的气息。
在里世界中,御灵师需要保持极度专注的姿态,御灵师可以通过把普通捉妖球替换成本流派专属的高级道具,从而提升神行状态的适性(可以理解为视觉效果增强,捕捉概率变高或挣脱概率变低的高级换皮捉妖球)。而这些各不相同的高级道具正是三大联盟重要的专属视觉符号。
另外,收纳妖灵的风物志,也可以根据三大联盟的传统特性进行不同的调整。学者联盟关注妖灵的历史谱系,道士联盟强调妖灵的战斗潜力,而商人联盟则重视妖灵的商业价值。
通过二元结构,大众与轻度玩家体验到的仍然是轻松愉快、绿色健康的游戏形象,而通过更深入的游戏体验,硬核玩家可以在里世界接触到系统而独特的文化内涵。这是一个渐进式的体验,让整个游戏具备一定的探索深度,尽量避免高等级玩家产生疲惫的游戏心态。
我们期望把中国传统文化、鬼神体系、志怪文学与传统风俗等内容揉合在一起,体现我们身为中国文创产业领导者的文化关怀,包装出一个足以与日本百鬼系统媲美的华夏妖灵世界。
怎么把三大联盟的设定快速普及给玩家,并产生认同?
如果这个完整的体系可以建立起来,首先,我们需要通过游戏内外的各种渠道向玩家宣传、引导,普及三大联盟的起源以及异同,然后我们要给玩家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。
除了之前替代普通捉妖球的三大联盟专属高级道具之外,专属复古套装也是一个不错的宣传途径,我们可以通过某种程度的改良,还原出传统学者、道士与商人的服装风格。
另外,目前的剧情部分被刻意地弱化,只有妖灵试炼环节有一定体现,而故事也比较天空行空(松散而随意),没有明显的体系。妖灵的故事也相当弱,除了本身的美术设定,系统的世界观很难在玩家心中建立起来。
我觉得风物志可能是一个更好的载体,目前的风物志除了开图刷成就,没有任何说法的支撑。为什么这些妖灵放在一张画卷里面?玩家很容易提出这样的疑问:它们到底有什么联系?
如果我们可以把这个问题再往前推进一点,玩家收集完一张风物志画卷之后,可以解锁一篇故事。这条故事可能会像阴阳师的剧情一样,把画卷中的所有妖灵串联在一起,同时让身为御灵师的玩家也参与在里面,既能加深妖灵的印象,对御灵师的身份认同也可以由此增强。当然,与此系列妖灵相关的奖励也不能少。
当然,我们的风物志可以是一个一个各自独立的短篇故事,毕竟中国的鬼神体系过于庞大,不可能像阴阳师那样首尾衔接。